关闭广告

男子回应带自闭症儿子骑行青藏线:没有什么是不可能

大象新闻2025-07-27 00:00:026476人阅读

2025年6月9日,经历48天,53岁的李庆胜带着9岁的自闭症儿子超超完成了青藏线骑行,回到兰州。

四年前,先后遭遇父母去世、婚姻破裂,李庆胜辞去了工作,一度绝望。

而今,李庆胜父子俩在青藏线上留下了骑行的车痕,经历过暴雪、烈日和沙尘。完成这趟“不可能”的骑行之后,李庆胜说:“一切来源于我的自闭症儿子。”

这是一场关于生命、信念与救赎的旅程。在青海湖畔剪断从小蓄着的发辫,兰州到北京2300公里的试炼,再到青藏线的挑战,李庆胜和孩子用自行车轮碾碎了“不可能”的标签。

这趟旅程结束后,李庆胜不再纠结未来会怎样,他允许一切发生。


在青藏线骑行的超超,正离开那曲,前往拉萨。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

从绝望到车轮上的希望

李庆胜是兰州人,此前曾在房地产行业工作。超超出生于2016年4月,在2岁5个月时被确诊为自闭症。李庆胜还记得,当时自己下意识拒绝相信这件事,最终又不得不面对现实。

确诊后,超超的妈妈带孩子进行康复治疗,李庆胜则忙于工作,提供资金保障。几年康复治疗下来,孩子的状态依然不佳,巨额的治疗费用和沉重的照护压力开始让家庭矛盾不断升级。

2020年初,李庆胜开始独自带超超。起初,他本计划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,而当真正开始深入接触孩子时,他才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。

“每天都是灾难。”一方面李庆胜没有独自带孩子的经验,他完全手足无措;另一方面,超超无法正常交流也没有情感表达,经常一闹就是一整天。

2020年底到2021年初,李庆胜的父母在15天内相继因病去世。紧接着,2021年5月,李庆胜和妻子协议离婚。他辞去工作开始全职带孩子。

那时,他需要一刻不停地盯着超超。有一次实在扛不住,中午控制不住睡着了,睁眼醒来时,各种东西被扔得到处都是,水把家里全部淹了,甚至已经淹到了楼下。

还没等李庆胜喘两口气,在接下来的一年,又面临着超超被幼儿园劝退,小学上学无门的困境。一切像进入了痛苦和麻木的循环,李庆胜说:“越看越崩溃,越看越觉得在哪有活路呢?到处都是死路。”

2022年4月,李庆胜抱着“走到哪儿算哪儿”的想法,临时决定从兰州开车,带超超去青海走一趟。

转机就发生在这里。在青海,他们第一次到了海拔4100米的拉脊山,在塔尔寺剪掉了超超从出生开始蓄的辫子。在这一趟旅途中,超超的状态很好,情绪也很平稳,那些“千奇百怪”的行为都不见了。

“人可能有时候很奇怪,回来以后就释然了。”超超的变化给了李庆胜信心。

4月从青海回来后,李庆胜从崩溃的情绪中挣脱出来,卖了房子和车,把公积金都取出来,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地寻求治疗康复的方法。

与此同时,他开始不断试错。平衡车、轮滑、游泳、滑板等,李庆胜都带孩子去尝试。他发现,超超会自己做平衡车的技巧动作,能自己玩得很快乐。

2022年下半年,李庆胜开始训练6岁的超超骑自行车。从基础学起,刹车、推车、上下车所有动作都按规范去做,第一步学刹车就学了3个月。

自闭症孩子都很刻板,李庆胜又花了1个月的时间,用并排骑把超超往右逼的方式,给他灌输靠右骑的意识。就这样一步步、一点点训练了6个月以后,他们开始尝试避开高峰期,上路骑车。

用李庆胜的话来说,“他一骑车就正常了。”对自闭症孩子而言,骑行是一个双向制约的过程。骑车要抓闸、变速、看方向,“孩子很忙,没有时间去做拍手这样的刻板动作”。

超超在骑行中的成长是巨大的。他自己学会了避让石头,远离汽车以防被突然打开的车门伤到。在很多路况复杂的地方,他的反应甚至比李庆胜还迅速。不仅如此,超超对抽象词汇的理解也在提升,“左拐弯右拐弯”教一两次,他就能理解得透彻,再后来,看李庆胜的手势就能立马跟上。

2023年8月,一个偶然的机会,李庆胜带着超超参加了在内蒙古举行的第二届“孤独症智慧星快乐骑行”,看着这么多自闭症孩子都会骑车,还骑得这么好,这给了李庆胜极大的信心和希望。后续父子俩也尝试了不少兰州周边的短途骑行。


2023年,超超参加内蒙古“孤独症智慧星”骑行活动。

2024年,他们开始挑战长途骑行,第一站选在了首都北京。

从兰州出发,一路上,码表、导航出现问题。在山道、乡道、国道之间绕来绕去,有时候根本骑不了,只能靠腿走。很多东西都没准备,父子俩没少被雨淋。有一次,李庆胜把时间和路程计划错了,天已经黑了但距离目的地还有十几公里。右边是没有护栏的排水渠,左边是国道的白线,李庆胜这才意识到在国道上是不能夜骑的。

2024年6月27日出发,历时42天的骑行,一路虽然跌跌撞撞,但父子俩没想过要放弃。骑到北京那天是8月13日,刚好是李庆胜的生日,他买了个蛋糕,给自己和孩子鼓了个劲。

这趟骑行给了李庆胜巨大的成就感,回到兰州之后,他开始有了骑行青藏线的计划。


超超在天安门前骑行。

青藏线淬炼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

骑青藏线不是突发奇想,在超超学骑车之前,李庆胜就有这个想法,也一直在关注相关信息,但只是一个念头。他自己首先否定了这件事,“因为孩子有自闭症,我一开始是否定的,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”。

骑行北京的经历,让父子俩各个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,这给了李庆胜信心。让李庆胜感到意外的是,超超在自己训练时学会了变速。

超超是重度自闭症,精神和智力都是二级残疾。李庆胜曾经认为,变速是超超跨越不了的难关。虽然他在不断教孩子,但变速需要根据大腿发力匹配变速挡位,这得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去调节,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。

然而,超超自己学会了变速,跨过了李庆胜认为不可能的鸿沟。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后,李庆胜还是决定去试一试,不要给孩子设限。

综合考虑后,李庆胜计划先从兰州骑到西宁,再从西宁出发,经过日月山垭口、青海湖、茶卡盐湖,再经过柴达木盆地到达格尔木。随后经昆仑山、可可西里无人区、唐古拉山镇,进入西藏境内,最后经过安多、那曲,抵达拉萨。

出发之前,李庆胜最担心的是补给和住宿,但当2025年4月18日真正踏上这条路之后,他才明白高原天气的残酷。

李庆胜记得,一上到日月山,几乎就是一日四季。早上开始骑的时候还是晴天,过一会儿下起了小雨,紧接着就是冰针,最后飘起了雪花,等翻过日月山垭口,太阳出来,天又晴了。

且不论天气变化给骑行带来的难度,随之而来的气温变化已经把李庆胜和孩子折磨得够呛。一路上,父子俩需要频繁换衣服。从湟源到倒淌河五十多公里,本来就需要爬三十多公里坡,海拔也第一次到了3900米,单单骑行就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,而气温却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。

骑行服和雨衣已经不足以御寒,加绒衣、冲锋衣、棉手套得全部穿上,把自己和孩子裹成粽子,还要不停地骑车爬坡。好不容易一件件拿出来换好,骑一会儿,温度上来,又得一件件脱了。

除此之外,逆风和侧风带来的困难也在李庆胜的意料之外。从茶卡一直到格尔木市区,基本看不到树。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强劲的逆风肆虐,随时要把人吹下路基,如果体重轻一些根本把不住车。

一到晚上,还会有各种动物出来。路过可可西里时,李庆胜一回头看到身边一堆黑乎乎的东西,吓了一跳。车灯一打,结果是一堆藏野驴。

高原地区千变万化。父子俩刚进西海镇住下,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雪,被生生困在西海镇三天。面对这种情况,李庆胜有点着急了,他的预算有限,行程不允许拖太久。

更令他头疼的是,超超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李庆胜只能基于自己的感受,通过孩子的睡眠、饭量来判断他的状态。

除了担心滞留的经济压力、未知的天气和孩子的高原状态,一路上李庆胜都非常注意车子的维护和保养,但没想到,超超学会的变速在这趟旅途中成了新的问题。

变速器成了超超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——他只要紧张、不开心就上下拨动变速器玩,而这个刻板重复的换挡动作会让链条不断绞入变速轮。

这个行为在超超骑行青藏线的过程中频繁出现,李庆胜一直提心吊胆,怕变速器半路坏掉,没有修理的地方就彻底无计可施。在二郎剑,就是因为推变速器导致自行车链条绞住,最后父子俩只能推行5公里多去找修理的地方。

这些困难都压在李庆胜身上,每天都很崩溃,晚上躺在床上纠结明天的行程,眼睛一睁开就得赶路。现在想来,李庆胜自己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扛过来的,他想,大概是相信的力量,“我相信能做到,我相信我自己,相信他”。


抵达唐古拉山。

挑战并不止于此,青藏公路G109格尔木到那曲段的道路在修,很多路都已经挖断了,全是坑坑洼洼的状态,不具备骑行的条件。很多家长给李庆胜建议直接坐火车到拉萨。网上搜集到的各种信息也纷纷证明他们似乎已无路前行。

难道青藏线骑行就这样止步于此吗?最后,是一位家长的话给了李庆胜往前走的力量,“一年级的第一课就是小马过河,对不对?你不亲身体验,怎么知道深浅?”前面经历的各种恶劣条件、经济的压力、意外的因素都撑过来了,不去看看就这么放弃怎么行?

抱着这样的信念,李庆胜决定继续向前走,有问题解决问题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。

历时48天,骑到拉萨那天,是6月3日晚上11点多,天已经全黑了,李庆胜没有一丝的害怕。和到达北京的成就感不同,李庆胜看着拉萨的红墙白瓦,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,“我当时那种感觉就是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”。

骑行后的变化:“允许一切发生”

这趟骑行中超超的变化超出了李庆胜的想象。自闭症孩子的情感链接向来麻木,但在这次骑行途中,当李庆胜疲惫烦躁的时候,超超会过来抱着他,在他脸上重重地亲一口,亲出很大的声响。

李庆胜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,现在提起他仍然有些激动“对我来说,那就什么都不是问题了”。

不仅如此,有一次在吃面的时候,超超固执地把一只鸡蛋塞到父亲嘴里。他不懂说“爸爸你吃”,就这样单纯地固执地做着“塞”的动作。李庆胜曾觉得超超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是天方夜谭,但就这样发生了。

提到这个瞬间,李庆胜说,“真的就是我想哭”。

骑行改变的不只是孩子,李庆胜跟超超一起自律生活,身体变得越来越好。更深刻的是思维的转变,青藏线一路走来,李庆胜不再抱怨出现的问题。当超超再出现打头等刻板行为时,他意识到这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,不再崩溃或斥责,而是一遍遍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。

在这48天的骑行中,李庆胜经常感觉自己筋疲力尽到了极限,处在崩溃的边缘,脑子里无数次闪过“放弃吧”“把自己搞这么苦在干嘛”。但当他看着那个在风雪中、在雨中、在无数恶劣情况下,埋头专注骑车的9岁孩子,李庆胜意识到——超超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强大。他就这样一咬牙继续坚持下去,完成了无法想象的事情,“一切来源于我这个自闭症孩子”。

李庆胜带着不知如何选择未来的纠结出发,当经历过暴雪、烈日和沙尘,完成这趟不可能的骑行之后,他好像也得到了答案。


骑行路上。

2782.46公里,骑行时长177小时,这段骑行青藏线48天的征途,李庆胜用“释然”来总结,“对他上学不上学,上不上机构,上不上特校,我们以后靠什么生活,突然之间我不纠结了”。他现在正在四处奔走,希望在有限的经济承受范围内,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,找到一个自己和孩子能持续发展的康复环境。

他相信,“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,对不对?我们就是往前走”。

往前走,李庆胜还准备带着孩子继续骑下去。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——环国境线。

来源:澎湃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猜你喜欢
精彩推荐

郭碧婷带女儿买鱼,打扮土气

草莓解说体育 浏览 2 09-21

离婚后陈赫前妻秀恩爱,老公和陈赫截然相反

林轻吟 浏览 5853 07-31

距九三阅兵还有5天 台当局发布所谓"大陆军力报告书"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2 08-30

高档公寓清洗外墙没通知 女子没拉窗帘裸睡被工人看光

极目新闻 浏览 1 08-22

同样是企业贷款,为何有人在四大行秒批,有人却被拒?答案藏在细节里

闺蜜财经 浏览 9088 07-26

台风"韦帕"袭击泰国2名中国游客身亡:1人被大树砸死

扬子晚报 浏览 223 07-22

重要战略威慑力量 山东舰刷新我国航母事业多个“首次”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2121 05-24

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 以军或9月中旬攻加沙城

新华社 浏览 1 08-23

优衣库往事:如何在“下行周期”里逆行?

锦缎研究院 浏览 3274 07-29

20万预算选好车,自主0r合资,谁更懂你?

Report汽车 浏览 3961 05-06

《生万物》大结局收官,三件事却令人意想不到!

电和影 浏览 1 08-27

《刺杀2》口碑崩塌!被吐槽剧情拖沓节奏慢

萌神木木 浏览 2 10-02

董璇婚后为女儿与丈夫张维伊分居?

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浏览 9905 07-25

OpenAI:ChatGPT 用户每天发送超 25 亿条提示词

IT之家 浏览 7015 07-22

经济回稳向好的趋势没有变

证券市场周刊 浏览 1 09-02

释永信被指在郑州包养2名女大学生 陪游客吃饭收10万

180视角 浏览 4524 07-30

8.98 万元的 B01,零跑推了一台「半价 Model 3」

极客公园 浏览 3495 07-25

上半年预亏2.4亿,叶国富“挥刀”,永辉超市还要痛多久?

尺度商业 浏览 7564 07-19

王大陆现身法院面颊憔悴,女友隐瞒案情被打脸,状态轻松不受影响

萌神木木 浏览 3834 07-04

学坏一出溜!西媒:巴萨不满亚马尔与内马尔度假,担心他被带坏

直播吧 浏览 0 08-22

刚刚,冲上热搜!特斯拉新车Model Y L官宣,预计售价约40万元

中国基金报 浏览 8628 07-17
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,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