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广告

陪伴机器人彻底凉了?曾是CES爆款,如今却已销声匿迹

雷科技2025-07-16 12:00:012889人阅读

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,每年 CES 上我们都能看到消费电子行业对接下来一年的「期待」。比如在年初结束的 CES 2025 中,雷科技CES报道团就发现几乎全行业都在发力 AI 智能眼镜和 AI 陪伴机器人。当时雷科技也对这两个品类做了相关解读。转眼间,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,而当时被大家看好的两大品类,如今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发展态势。



图片来源:雷科技

随着小米 AI 智能眼镜的登场,智能眼镜品类及其所代表的头戴式 AR 设备,在国内迎来了长足的发展。Rokid、雷鸟、星纪魅族、xreal等眼镜「老牌」推陈出新,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产品能力;小米等眼镜「新势力」紧随其后,凭借丰富的生态应用打出了自己的知名度。除了「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」的闪极拍拍镜外,几乎人人都能在智能眼镜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。

不过雷科技发现,AI 陪伴机器人在半年后面临的境况,就相对有些复杂了。

「销声匿迹」的 AI 陪伴机器人

和智能眼镜相比,AI 陪伴机器人的热度冷却得非常迅速。年初 CES 2025 上,大至各位耳熟能详的 TCL,小至名不见经传的 Looi,不少品牌都展出了大小不一、形态各异的陪伴机器人,试图抢占的这个新风口的阵地。

要注意的是,这里讨论的陪伴机器人并不是扫地机、割草机这类以「完成任务」为核心的功能型机器人,而是强调与人互动、提供情绪慰藉的情绪型机器人:它们不扫地也不搬货,而是试图以表情、对话等方式,填补人们在情感层面的空缺,为用户提供「情绪价值」。



图片来源:雷科技

就目前的情况来说,在 CES 2025 中登场的 Ropet 可以算是情绪陪伴机器人领域的「翘楚」。简单来说,Ropet 是一款放在办公桌上、不能自主移动的 AI 搭子,其主要功能就是陪用户聊天,用表情「逗乐」用户。Ropet 甚至有加热功能,让用户「撸毛」时可以拥有更好的触感。但从市场反应来看,即便是 Ropet 这种在北美、日本市场取得了不错成绩的头部品牌,仍未有效打开国内市场。

至于其他品牌的 AI 陪伴机器人,甚至可以用销声匿迹来形容。

在雷科技来看,「销声匿迹」的现况绝非偶然。一方面,AI 陪伴机器人的硬件形态本就复杂,集成了运动、视觉识别、语音交互等多项传感器与模块,成本远高于智能音箱等已有产品。在同样主打语音和对话交互的场景中,用户更倾向于用价格更低、集成度更高的 AI 手机助手或智能音箱来满足基本需求。



图片来源:小米

另一方面,AI 陪伴机器人的最大卖点是「情绪价值」,但这也是最难规模化、最容易引发争议的功能。即使产业从智能音箱升级到陪伴机器人,后者「拟人交互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,往往只是一种带有拟态表情、声音的内容播放设备,很难构建真正有情感联系的关系链。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,愿意为这类机器人支付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动力相当有限。

为什么「情绪价值」不吃香了?

用更准确的话来说,情感陪护机器人的遇冷的根本原因,是情绪价值尚未成为一个被社会广泛承认的消费品类。

过去的消费电子爆品,大多基于两类逻辑:要么解决效率问题,如智能手表对健康监测的补充、扫地机器人解放双手的价值;要么满足「可量化」的生活需求,比如拍照更清晰、屏幕更大、续航更强。而陪伴机器人却把「孤独」当作卖点,在大众消费语境中显得颇为尴尬。



图片来源:雷科技

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这种「为情绪买单」的消费行为仍被视作是「冲动消费」「消费主义」的象征,未真正主流化,甚至会触发社会的反感。用户接受用 Kimi 聊天解压、练口语,那是因为 Kimi 等 AI 服务在这里解决了「可量化」的问题。但当以「情绪支持」为卖点的实体硬件出现在办公桌上,消费者往往会变得异常抗拒。

情绪陪伴机器人既不像玩具那么「可有可无」,又不像白色家电那样明确定位,这种夹缝定位,直接导致陪伴机器人的潜在用户处于「感兴趣但不敢买」「买了但不常用」的矛盾状态。

同时,部分厂商对情绪价值的理解仍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:产品外观照搬 JellyCat 或 Wall-E 的设计,搭配本地 AI 模型或直接云端接入 ChatGPT API,再起一个好听的名字,一台陪伴机器人就大功告成。



图片来源:雷科技

但实际上,这些都远远谈不上情感支持。在雷科技看来,真正有情感投射能力的设备,需要长期学习用户的行为和偏好,能在关键时刻主动提供理解与安慰——而这远远不是非现阶段主打「一次性销售」的智能硬件能提供的价值。

说到底,情绪陪伴本质上是「长期服务」,但目前产品逻辑仍是「智能硬件」——绝大多数陪伴机器人采用一次性销售模式,没有内容订阅机制、也没有持续训练更新的运营能力。一旦硬件能力落后、模型不再更新,这些「智能陪伴硬件」很快就会被用户遗忘,使用频率可能还不如手机的 AI 助手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陪伴机器人似乎「从一开始」就选错了路线。

陪伴机器人必须要学会「主动」

当然了,从行业的角度看,我说陪伴机器人「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路线」,并不是在否定它的存在意义。但在各品牌仓促入局之前,我希望品牌能真正了解「情绪陪伴」在当前个体化社会的真正意义,而不是推出一个「能说话的摆件」草草收场。

在雷科技看来,如果品牌想真正发力「AI 陪伴」这一赛道,做出真正吸引用户的产品,必须加速陪伴机器人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。



市面上大部分陪伴机器人依旧需要用户主动发起指令,只不过「唤醒词」从曾经的「小爱同学」「Hey Siri」变成了「你好」「我好无聊」「陪我说说话」。但真正的情绪陪伴,应该是机器主动感知你是否情绪异常、是否沉默太久,并判断何时开启互动。而这种主动情绪支持的背后,离不开麦克风、摄像头等感知硬件和情绪识别、语义分析、场情感知等算法的支撑。

以这个标准来看,真正有机会在智能陪伴领域打出成绩的产品,至少应该实现「随手可用,主动出现」的能力。哪怕只是在用户出门换鞋时点个头、或者加班太晚提醒早点休息,这都是主动与用户建立情感交互的方式。或者用更直接的话来说,一个出色的智能陪伴产品,必须「在正确的场合主动做对的事情」,而不是仅仅做一个「有求必应」的智能音箱。

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情绪陪伴不是伪命题。而人作为一种社会生物,情绪价值的需求也会一直存在。但如果兴趣陪伴的产品还停留在「硬件」而非服务的层面,那这些产品注定走不远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猜你喜欢
精彩推荐

国产运动鞋服品牌上半年“成绩单”揭晓 细分品类“加速跑”

中国商报 浏览 2815 07-28

华晨宝马:宝思齐将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

网易汽车 浏览 3895 06-08

封杀、消失、复出,他竟然翻红了

独立鱼 浏览 1235 07-29

负债累累!百年巨头宣布破产保护

汽车工程师 浏览 5589 06-16

台军“海马斯”高调实弹首秀:现场两度卡壳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9679 05-15

基于PPE平台打造 奥迪Q6L e-tron即将预售

车质网 浏览 6289 05-27

生于中国的美国研究员承认窃取美国商业机密 中方回应

外交部网站 浏览 7187 07-23

山东一家三甲医院引进两名菲律宾博士 均担任管理岗

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7769 07-20

郭明錤谈英伟达英特尔合作:对台积电 AI 芯片订单影响不大

IT之家 浏览 0 09-19

镜报:纽卡要价1.5亿欧,曼联将不会参与伊萨克的争夺

懂球帝 浏览 5775 07-25

释永信有多名情人私生子 10年前曾买下澳洲18000亩地

木蹊说 浏览 1076 07-28

汉肯·萨缪尔森的两年任期 为沃尔沃开了什么方子?

网易汽车 浏览 0 09-13

董子健带女儿聚餐,胡子拉碴帽子戴褪色

小娱乐悠悠 浏览 8501 07-05

印度外长时隔5年访华 知情人士:双方拟定一份“清单”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4359 07-14

董璇对谁是生理性喜欢?看她分别和高云翔、张维伊的合影就知道了

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1 09-02

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 多国受震动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1 09-19

汪小菲夫妻回台北,马筱梅身上好多淤青

二妹扯娱 浏览 843 07-11

今年夏天最火的衣服居然是它?这样穿好看又减龄

LinkFashion 浏览 119 05-20

快速扩张难走通?益丰药房上半年营收首降,新增门店数大减

时代周报 浏览 0 08-30

E句话 | 朱孝天曾经单删明道好友?

仙女事件簿 浏览 1740 07-25

同是黄晓明“孩子妈”,杨颖与叶珂天差地别!

跳跳历史 浏览 1137 07-05
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,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-2